刘海滨的学习体会
现阶段,为振兴我司的主业,各部门都在忙着制订新的一年的年度计划。成套部肩负着我司主营业务的振兴,更感责任重大。
成套部在以前的几年中也先后制订过战略和年度执行计划,也阶段性的汇报过月度及周计划,但是,计划的内容多数都成为空谈。现成套部又重整了战略计划,也制订了2010年-至2012年这3年的年度经营目标。我们这些计划合理吗?我们该如何落实这些计划呢?
以前,是什么导致计划无法落实呢?我总结了几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1. 计划是公司领导层的要求,部门制订计划是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2. 只制订年度计划,无具体的分计划支撑,计划未落实到人,落实到天;
3. 对计划持怀疑态度,无信心完成,无具体跟进措施;
4. 业务开拓不利,推脱责任,认为是人力资源没有到位的结果,没有形成业务开拓和人力资源需求及部门发展的良性循环;
带着这些问题,我有针对性的看了“中国式管理”一书中有关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的章节。从中领会到了一些管理知识。书中提到:
1. 稍有工作经验的人,不难发现按照计划去执行,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计划和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几乎很难找到例外;
2. 为了达成互信互谅,计划者和执行者应该经常沟通。部门主管与部下形成良好的朋友互信关系;
3. 计划者和执行者,都应该明白“功没、过存”的道理。一方面知道功劳就算存在,也会很快被遗忘,甚至被翻案;另一方面必须养成“有成果,功劳归于另一方”的习惯。
自身体会:计划与实际情况肯定是有出入的,特别是当计划者的经验不足时,这种偏差可能更大。这就要求制订计划的人员需加强学习,在自身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计划尽量合理,具可操作性;同时,发挥群策群力的效果,多与部门有工作经验、能力较强的员工沟通,围绕着目标,对具体的执行措施进行优化和动态调整;作为部门的负责人,不于部下争功,在部门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融洽关系,同时又保持在部门的权威。
而在执行计划时,需让执行人员必须掌握三大原则:
1. 目标实现原则。不管在计划拟定的过程中,是否参与,有无不同意见,一旦决定执行,即应坚定信心,非实现计划所订立的目标不可;
2. 渐进试行原则。不要一开始便想要改变,应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采取渐进的方式,先将部分计划付诸实施,等待大家接受后,再全盘实现;
3. 水到渠成原则。先渐进试行,然后顺水推舟,再趁热打铁,采取及时的行动,这样水到渠成,往往更加持久有效。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