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非洲市场正当时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国内有越来越多企业关注起非洲市场的拓展,我们在巴黎和迪拜机场经常可以碰到我们自己的同胞,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奔向非洲。中心于08年12月16日正式开业以来,也接到很多国内企业询问非洲最需求的是那些产品。贝宁人均国民产值不到500 美元,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很贫困,所需求的商品大多数都是中低价位,这些商品我们中国的竞争力就非常强,我们义乌的小商品非常适合非洲,早期来非洲拓荒的中国商人都能够挖到第一桶金。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和商人来到非洲市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竞争就开始激烈起来。我们在贝宁遇到很多华商都感叹生意不好做,这次金融危机后,回国休整的做布匹华商也有不少。很多企业和个人做不下去,但也有很多企业却做的很成功,这与各个企业和商人的产品定位,市场策略有很大关系。
在贝宁有个荷兰企业的纺织品布料品牌VLISCO非常有名,在科托努最繁华的大街上开有专卖店,他们经营的布匹花型设计非常具有非洲特色,产品无论是质地,花型给人感觉都是高档的,在南非设有专门的设计室,客户定位在高端女性,除了在贝宁,整个非洲都非常有名, 最近阿迪达斯与其合作推出有VLISCO提供的独特布料的旅游鞋,全球限量销售几百双。除了VLISCO品牌,还有WOODIN品牌的布料也非常出名。反观中国企业的布料,大多数都是追求大批量低价位,产品没有特色,靠的唯一杀手锏是价格武器,很多中国企业在国内拼不过,就跑到国外来拼价格,往往这些企业做到后面就坚持不下去。有很多华商反映,他们在国内发货时,计算利润有30%,但是当货到了当地港口后,已经没有钱赚了。因为我能够看到的商机,很多人同时都看到了,大家都进货价格就自然跌下去了,这时候就比谁的实力强,谁的资金富裕,谁能够拿到更低的价格。非洲人民很喜欢我们中国的价廉物美的产品,但是现在在非洲也有很多声音说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好,这里也有一些不法商人进口劣质商品,但是更多商人还是卷入价格竞争怪圈之中,一味追求低价,就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实际上,非洲市场并不是只需求低端产品,他们也非常希望享受高品质的产品,特别是中高端的富裕客户群,我们很多中国产品价格倒是便宜,但是不耐用,久而久之,就对中国商品造成不良影响。
实际上非洲这些国家的百姓也和中国七八十年代差不多,非常崇尚品牌,就像在贝宁不管是家用电器,水暖卫浴,都能看到世界顶尖的品牌在销售。对于目前有实力和有长远眼光的企业,非洲实在是他们创造国际品牌的一个好地方。随着我们中国的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已经能够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要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到欧美市场创品牌还是有很多困难,一方面欧美国家设立了很高的技术壁垒以应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对于我们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要克服这些壁垒所需投入也是非常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商业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一个陌生的品牌要进入这些成熟市场就会面临很大困难。相对这些发达国家,非洲市场更适宜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自己的品牌,中国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和实力选择合适的国家进行品牌的培育。
浙江天时国际从1998年开始实施自己的品牌战略,选择的也是从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开始自己的品牌之路,虽然品牌的销售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已经在一些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口碑,其实也有很多国内老字号的品牌在一些非洲国家很有名气,但是这些品牌由于过去企业不重视,品牌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非常可惜。
贝宁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中心的成立,为国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多一种的选择。贝宁国家经过1990年“全国有生力量会议”后,实现政治体制转轨和政权和平更迭。被西方国家誉为非洲的民主典范国家,被树为“贝宁模式”将以推广。近10多年来政局一直稳定,社会治安良好,又属于“西非经济共同体”和“西非国家经济货币联盟”成员,雅伊博尼总统上任后,外援稳定,城市建设也有很大起色,国内企业可以把贝宁作为进军西非市场的一个桥头堡。
贝宁中国经贸中心在中贝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08年12月16日正式开业,同期举行了中国商品展览会,有些参展企业通过展览会了解或找到了市场,并在贝宁开设了经营点。贝宁中心一期有9个57平方米的沿街店面,非常适合国内准备在贝宁和非洲创建品牌的企业设立形象专卖店。中心还有一个1450平方米的大展厅,可以用来设立品牌常年展,或者定期举行中国商品的专题展览。目前中心还在进一步完善各项设施,中心位居贝宁科托努冈伊商业区,离科托努最主要的商业大街不到百米路程,随着中心的商户不断入住,中心一定会成为贝宁又一个重要的商业聚集区。
对于想来到非洲发展中国企业和商人,要有长期发展的思想准备。尽管这几年整个非洲经济发展平稳,年平均GDP增长率在6%,高于世界平均的4%,但是政府的办事效率,时间观念还是非常差。整个非洲的工业基础,配套设施还是非常落后。我们看惯了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办事的效率,对于非洲很多方面会有很不适应,实际上这一点和我们中国80年代也很相似,那时候西方企业看我们也是一样。其实非洲也在改变,但是改变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但是把非洲的发展以10年一个周期来看,他们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像贝宁的交通道路,通讯设施,还是不错。作为国内企业开拓非洲市场,一定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要做长期的规划,这一点上,印度和黎巴嫩商人就比我们中国的企业要有长远打算。我们中国商人到了非洲,多数是临时打算,一般租个房子,一切生活设施都是临时性,想着就是赚到钱早点回家。而印度,黎巴嫩商人他们来到这里,都把家属都带过来,准备扎根。实际上有一个长期思想准备,才会安下心来做市场。
编辑: